Quantcast
Channel: 七子普洱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8

小寒过后,在最冷的日子里如何养生!

$
0
0

小寒过后,在最冷的日子里如何养生!

随着崭新的2021年来到,冬天也走过半程,接下来便是真正冷的时候。

昨天是2021年1月5日,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


小寒很冷,比此前的节气都冷,但又比大寒好些。


小寒,才是最冷的开始。


小寒,习俗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阴气盛极而阳气凝聚,飞雁感召阳气,起了北归的念头;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枝筑巢,准备孕育后代;雉鸟感应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天地万物中,飞禽总比人先感知自然的变化,而我们也通过雁鹊的轨迹,看懂气候的变化。


农事


气候变化,我们不由得顺时而动,小寒这天虽然寒冷,我们却不可忽略农事。


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好收成。


也要注意,别让霜雪寒风,吹垮了竹林果木。


小寒是预防的时节,对外的防护,是养护农物,对内的养护,是稳住健康。


剪窗花、贴对联


小寒靠近年,今年的小寒,后面挨着2020年的尾巴,前头隐隐能窥见除夕的背影。


此时正是家家户户为过年做准备的日子,剪窗花、写对联,隐隐的,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年关将近,在一丝喜庆的氛围下,寒冷便也不算什么。



探梅

寒夜

南宋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冬天里,百花冬眠,唯有傲骨的腊梅在迎着风雪用力张开花瓣。


此时,燃红泥小火炉,品几杯滚烫的热茶,感受茶的热度与冬的寒凉。


这个小寒,散发着冷冽的寒流,但喝几杯热茶,又觉幽香弥漫,身心温暖。




小寒,养生


食补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


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起居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初生,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


睡眠上,建议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与太阳争早起。


衣着上,注意添衣保暖。小寒开始,会进入更为寒冷的阶段,不可为了风度,而忽略温度。



冬炼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小寒至大寒的这段时间,正值三九,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俗话说“冬练三九”,但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是,一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





朱泥红炉烹茶,霜雪里看梅花,阴气盛极阳发,御寒何惧?冬日养生,静候春来雪化。


今日小寒至天气虽冷,人心不寒,天寒地冻,望君珍重。


沁圆號全体成员恭祝大家:

身体安康,阖家幸福,牛年吉祥!

冬季养生注意事项:

冬季,是指我国农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吗?冬季养生应特别注意什么?如何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探讨一下冬季养生。

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湿,无泄皮肤,使气丞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解读:冬季当使神志伏匿,并情志舒畅而闭藏,以适天时闭藏之期。逆之则水伤,木失所养,并影响春季生发之气。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

养生方法

6]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1]。

饮食调养


原则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寒气应入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睡眠调节

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变得混浊不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冬保三暖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防烫伤

盥洗烫伤寒冷时,裸露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缩,温度较低,尤其是刚从室外归来时。此时突然用热水盥洗,热量不能及时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烫伤,最终会因受烫伤皮肤血液循环变差而诱发冻疮。

被窝烫伤偏瘫、截瘫、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发生烫伤,他们的肢体皮肤感觉迟钝,不知闪避,因此他们在睡觉时用热水袋、电热毯要控制好温度,家人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取暖情况。

取暖器烫伤电炉、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属部位在使用时温度很高,老人和幼童行动迟缓,手脚接触时容易烫伤,家人还须多加照看,注意安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