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似浩海,指针引茶路
如今,普洱茶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有人说,普洱茶是老人茶,有人说普洱茶是牛粪茶,有人说普洱茶是故事茶,有人说普洱茶是排他茶,更有人说普洱茶是炒作出来的,有人说普洱茶喝了会钙流失.......还有人说普洱茶的年份是虚吹出来的,更有人说普洱茶放置时间长了就发霉了,不能再喝了,而也有人说普洱茶不上5年,10年,三十年就不好喝....众说纷纭,各说各话,究竟普洱茶是个什么样的茶?是不是年份越长口感越佳?如何在普洱茶海洋里寻觅出适合自己的那款?又如何去认识它是否适合自己?寻觅到了又如何冲泡?如何鉴赏?如何保管储藏?这无一不是困扰品饮者的话题,而这又是普洱茶爱好者深觉此茶好喝,好玩,善变的它茶无以伦比的地方...
经过多年的入学普洱,借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以及自己的做茶,存茶经验提供几点建议当作茶友们及七子同仁们的学茶,玩茶指针,仅供参考:
一. 多看:
1. 多看书 ;
2. 多看茶.
二. 多喝:
1. 区域分别;
2. 季节差别;
3. 年份区别.
三. 多请益:
多听听前辈及前辈的经验.
四. 多交流:
不要开门造车,自许为王,诚心分享以交换心得.
五. 多记录:
写下日记般的心得并整理出有系统的资料.
六. 多买茶:
1
.首先从量少样多着手学习;
2.大胆买几次高档年份茶,即使错误也是一种学习.
七. 针对性质买茶:
1. 买自己喜欢的茶,也许这种茶放时间长了不涨价,买的是适合自己口味的;
2. 买市场评估或专家评估的有将来性的茶买大宗放着,(最好是忘记它,让它成为时间的宠儿),慢慢期待吧!
谨记以上的建议,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您将会有一根相对精准的指南针,收获如何,就端看自己所下的功夫了 !
普洱茶被誉为茶中异类,绝非口上说说,其异在于型异、存放异、口感异、因时、地之异而异。普洱茶更被称为国之重宝,因早在清代慈禧太后“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普洱茶在那时便已成为皇室的宠儿,上校下行之风盛行。。。至今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内的金瓜普洱茶----清光绪年间的产物。。。。。。由此可证,普洱茶绝非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