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七子普洱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8

韩国陶艺师的柴烧故事——之三

$
0
0

从20岁开始,9年中金振贤一直和父亲从事陶瓷工艺创作,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很快便深入陶瓷领域。正当他越来越熟悉陶艺时,他的父亲在1986年被诊断为胃癌,经过1年与病魔斗争,在第二年1月长辞世间。再此期间,父亲金庆钟先生还未传授他陶艺创作最核心的技术——柴窑生火。金振贤为了保留下传统柴窑的生命,他艰难地对患了胃癌、与病魔抗争中的父亲开口:“爸爸,打开窑,能不能请您教我一下?”爸爸也感到自己是日无多,心里虽然难受,却很欣慰地将自己的毕生经验传授给了他。

儿子也重走自己的老路,金敬中(已故)先生曾经反对过,但他最终接受了儿子的请求,将传统柴烧窑的技术传授给了儿子。温的窑炉里,陶器与火相交融,烧制出格式变化莫测颜色与纹理;土、火和釉料,缺一都烧制不出精品,这都是从父亲滚烫的汗水和一句句的谆谆教诲中学到的,金振贤继续执着地借助自然地原料,用自然的方式,吸取人和自然的灵气,最后接过父亲的衣钵烧制成功了陶瓷作品。

在创制陶瓷的30多年间,白瓷、青瓷、粉青瓷器,他进行了无数次尝试,随着乌黑发烫的材烧窑冷却下来,他的心也一次次经历焦虑,饱尝无数次失败的挫折。人生哪里有容易的事情,一个人的执着和坚持,要经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金振贤烧制出了粉青,青瓷,白瓷,更烧制出了高丽时代12世纪后就销声匿迹了的韵味无穷的丹砂瓷器。丹砂瓷器,是在传统柴烧窑中烧制,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色泽和花纹,让人沉浸在无限美好的瞎想里的红色陶器。因为吸收了桐釉(丹砂釉)的陶器,需要对釉的成分有熟练的认知和对火候的灵活掌握,一年中需要烧窑四、五次,在哪个时期,金振贤先生敏锐 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正是这份千锤百炼的敏锐,成就了独特色彩、造型的现代丹砂瓷器,更成就了一代陶瓷大家。

如今,金振贤先生的声名也已经在中国、日本广为流传。从他(34岁时)1993年在日本举行的韩国传承陶艺协会会员展开始,到1997年俄罗斯韩国传统陶瓷展示会展,1998年在美国PBS hidden korea举办传统工艺名品会员展,2001年在日本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京韩国文化园举办的韩国传承工艺美展,2009年在中国景德镇举行的当代国际陶艺展“Generation To Generation"及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观音堂画廊街艺术节暨中韩艺术交流展等,已举办了多次海内外的展会。35年,他一路走来,代表韩国陶艺家的身份已渐渐被被世人所公认.............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8

Trending Articles